近红外荧光微球

上海伊普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可提供物理包埋法制作近红外荧光微球。近红外荧光染料包埋在球体内部,使该款产品不易受光漂白等环境因素影响,性能稳定。在特定波长的近红外光激发下,能够吸收能量并跃迁到激发态,随后在返回基态的过程中发射出近红外荧光。高分子聚合物微球不仅能够将荧光染料牢牢包裹其中,防止其泄漏与外界干扰,还能为整个微球提供稳定的物理形态,确保其在不同环境下保持完整性。此外,我们可提供不同粒径和具有功能性基团的纳米粒子,可定制化不同药物包裹,能够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近红外荧光微球光谱图
近红外荧光微球光谱图

产品参数

货号粒径激发波长发射波长发光颜色表面基团浓度保存液
EPRUI-NIR-FM-33um640nm660nm近红外-COOH0.50%超纯水
EPRUI-NIR-FM-55um640nm660nm近红外-COOH0.50%超纯水
EPRUI-NIR-FM-77um640nm660nm近红外-COOH0.50%超纯水

产品优势

  1. 荧光强度高:近红外荧光微球的激发波长640nm,发射波长660nm。这一波段的光在生物组织中具有出色的穿透能力,能够深入组织内部,相较于可见光,可实现对深层组织的清晰成像。同时,该波段背景荧光干扰极低,大大提升了检测的信噪比。
  2. 抗光漂白性能强:高分子聚合物微球的保护作用使得荧光染料在长时间光照下的光漂白现象得到显著抑制。这意味着在长时间的观察与检测过程中,微球的荧光发射能够始终保持稳定,不会因光照而逐渐减弱,为需要进行长时间动态监测的实验提供了有力保障。
  3. 易与生物分子偶联:球表面丰富的功能基团,如羧基(-COOH)、氨基(-NH₂)、醛基(-CHO)等,为与生物分子的共价偶联提供了便利条件。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将抗体、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分子牢固地连接到微球表面,从而赋予微球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特定目标的能力,实现对生物体内特定物质的精准追踪与检测。
  4. 粒径均一性高:粒径C.V.值小于3.5%,这保证了微球在溶液体系中的均匀分布,每个微球都具有相似的光学性质和反应活性,极大地提高了实验的重复性和结果的准确性。
  5. 化学稳定性强:高分子聚合物微球在面对不同溶剂、pH 值环境以及温度变化时,能够保持自身的化学结构和荧光性能稳定。无论是在酸性还是碱性溶液中,亦或是在高温或低温条件下,微球都能维持其完整性和功能,适应各种复杂的实验环境和检测条件,为多样化的应用场景提供了坚实基础。

产品应用

生物医学成像:在细胞成像中,近红外荧光微球可作为高效的细胞标记工具。通过将微球与细胞特异性结合,能够实时观察细胞在体内或体外的迁移过程,了解细胞如何在组织中移动、归巢;监测细胞的增殖活动,判断细胞的生长状态。对于深层组织和器官成像,近红外荧光微球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够穿透厚厚的组织层,实现对内部组织和器官的清晰成像,帮助研究人员深入了解组织的微观结构和生理功能。在肿瘤研究中,可用于肿瘤的精确定位,通过检测微球在肿瘤组织中的富集情况,准确确定肿瘤的位置和边界;还能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在肿瘤尚未形成明显症状时,通过检测微球的荧光信号变化,发现潜在的肿瘤病变,为肿瘤的早期治疗争取宝贵时间。

药物递送:作为药物载体,近红外荧光微球能够将药物巧妙地包裹在内部。通过合理设计微球的结构和材料,可实现药物的缓慢释放和精确控制释放速度。借助微球表面的功能基团修饰,可连接具有靶向作用的生物分子,如抗体、适配体等。这些靶向分子能够引导微球携带药物精准地到达病变部位,如肿瘤组织。在肿瘤治疗中,使药物集中作用于肿瘤细胞,提高肿瘤部位的药物浓度,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同时减少对正常组织的药物暴露,降低药物的全身毒性。

滚动至顶部